債市“科技板”呼之欲出!專家建議適當支持高收益債市場發展

2025-07-05 07:53:20  阅读 672 views 次 评论 3 条
摘要: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華夏時報記者李明會北京報道股市有科創板,債市也要有“科技板”了。3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李明會 北京報道

股市有科創板,債市也要有“科技板”了。

3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係。

對此,業內專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券市場“科技板”的到來,表明我國科創債正從試點轉向常態化,向市場釋放出國家加大力度支持科創的信號。未來,隨著科創債市場的進一步擴容,對於科創債風險的合理定價,實際上也需要高收益債市場的配套發展來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平衡。

科創債擴容在即,專家建議適當支持高收益債市場發展

“此次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表明,我國科創債正由試點轉為常規,並邁向高質量發展。”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蔣展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關於債券市場“科技板”,具體來看:一是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拓寬科技貸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二是支持成長期、成熟期的科技型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用於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項目建設、並購重組等;三是支持科技經驗豐富的頭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發行長期限的科技創新債券,帶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同時,債券市場的“科技板”會根據科技創新企業的訴求和股權基金投資回報的特點,完善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交易的製度安排、創新風險分擔機製,降低發行成本,引導債券基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記者注意到,其實早在2021年3月,滬深交易所就啟動了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試點工作。

從實踐來看,科創債的發行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6日,科創債(包括科創票據和科創公司債)的存量超1700隻,餘額高達1.76萬億元。

不過,從2022年至2024年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人的企業性質來看,發行主體的結構存在失衡,高評級科創債中,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一直是發行主力,兩者合並占比接近90%。與此同時,有著長周期資金需求的民營企業,90%以上主要發行短期限科創票據。

這反映出,民企發債正麵臨雙重製約:一方麵,由於信息不對稱,民企信用評估體係缺失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民企科創債市場認可度不高;另一方麵,受製於高評級門檻、市場風險定價機製尚未成熟,民企科創債的發行規模麵臨瓶頸。

在遠東資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林看來,要破局民企發債困境,要從信用評估和市場建設兩方麵雙重發力。

張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要突破市場認可的製約,需要支持處於成長期、成熟期的民營科創企業加大債券融資力度,通過融資風險共擔等機製提升相關融資擔保;要解決市場容量的製約,提高科創民企發債規模,需要進一步降低相關的債券融資門檻,適當地支持高收益債市場發展,逐步擴容民企債券規模。

“需要認識到,金融市場的作用不是消滅信用風險,而是正確的為信用風險定價。”張林提到,特別是科技創新自身就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特征,那麽,就需要培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擴大發行利率上下區間,滿足科創相關的融資和投資需求。

“科技型企業自身也要重視信用管理和信用風險,綜合考慮自身的融資需求及融資結構。”張林認為,政策也需要支持第三方信用評估或評級機構對科創型融資進行信用評估,為科創債市場擴容提供更堅實的金融基礎設施。

未來,隨著債市“科技板”的推出、金融機構等發行主體的引入,科創債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銀行、券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助於拓寬金融機構投向科創領域的資金來源。”不過,張林同時指出,債券發行後,如何確保募集資金的投資安全和收益,是擺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麵前的挑戰。

“尤其是當募集資金被用於股權投資時,信用風險是重要的製約因素。”張林表示,對於相關債券的發行利率即定價問題,這可能需要高收益債市場相應有所發展。

股債聯動,提升金融供給的適配性

“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這一舉措,顯示出政策正積極引導債券市場向科技行業聚焦,此舉有望強化對科創企業的資金供給力度。”蔣展表示,同時,借助股債聯動,能夠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適配的金融支持,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張林也表示,央行此舉向市場充分釋放出加大力度支持科創的信號,增強了市場對於科創產業發展的信心。

科技創新活動複雜多元,處於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創新企業,一般區分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他們的風險特征和金融需求有著很大的差異,從供給側看,金融服務供給的適配性需進一步提升。

過去,在科創債的各類發行主體中,發行量比較多的主體還是大型國有企業和頭部國有創投基金。“對於科創型的中小企業,因為債券本身風險較高,對於認購者更難於判斷其安全性, 發行的總體量相對小一些。”蔣展解釋道。

“此次債券市場‘科技板’的推出,支持科技經驗豐富的頭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發行長期限的科技創新債券,可以幫助普通投資者篩選出更具有投資價值的科創型中小企業。”蔣展表示,私募、創投等機構在對企業科創能力的判斷等方麵更為專業。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股債相結合的聯動協同模式,這種模式我們在海外的一些案例中也看到過,即債權不直接進入,而是通過金融機構或創投機構來滲透到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去。”蔣展進一步表示,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在此前的科創債試點過程中,頭部創投企業對這種股債協同模式也反饋表示效果很好。

“0到1很重要,1到100同樣重要。”蔣展表示,一方麵我們要投早投小,另一方麵,我們也希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科創企業可以繼續做大做強,在自身有機增長的同時,也可以通過並購重組快速壯大和增強企業實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領軍企業。“對於這類企業而言,其債券也更加安全,一是企業相對成熟,二是企業本身也擁有一定的資產,有助於增強其債券的信用。”

“在為大企業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的同時,其實我們也在幫助小企業。”蔣展進一步表示,例如當大公司發展時,它可能收購一些科技型的小公司。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方麵可以幫助科技型小公司退出,另一方麵也可以讓小公司借助大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力量發展,讓小公司真正能夠存活並且形成協同。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誌偉

本文地址:http://7k3q2.citechsa.com/6q8s0n/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目成心許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